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按黄金衡量,目前人均消费相当于2014年水平
本頁主題: 按黄金衡量,目前人均消费相当于2014年水平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马凡舒


級別:精靈王 ( 12 )
發帖:1386
威望:536 點
金錢:19534 USD
貢獻:30000 點
註冊:2022-09-07

按黄金衡量,目前人均消费相当于2014年水平

我国户均存款究竟是多少?

去年11月上旬以来,一则截图在网上流传,标题是“央行:我国户均存款近680万元”。这个截图在微信群、微博、论坛流传,引起了一定的关注。其实这是一个误导。即使按照 M2来算,也没有这么多。2023年10月的M2为288万亿。而M2是一个比存款更大的口径,不仅包括活期、定期存款,还包括流通中的现金、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等。如果用M2的288万亿除以人口数量约14亿,这样得到人均存款20万元,所以人均存款比20万元明显要小。那既然不是680万元,我国户均存款到底是多少?  根据WIND金融数据终端提供的人民银行数据,2023年10月我国住户存款约为135万亿,同时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我国家庭户数为4.9亿户(2020年)。这样我国户均存款约为27.6万元。上琼碧落:辟谣——我国户均存款近680万元

简评:其实这是一则去年11月的事情,但最近又有人做成图片在网上流传,并产生一定的误导。这里一是做一个澄清,更重要的是,通过这个澄清,使我们对我国居民户均存款有个概念。

按黄金衡量,目前人均消费相当于2014年水平

比较而言,黄金作为一般等价物,其价格波动较小。以历年的黄金作为基准,对比本年的人均社零,可以计算得到以黄金计价的、人均消费能力变化情况。

从1981年以来的数据,可以看到我国人均消费能力随年份的变化,大体分为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,稳定期,1981年-1994年,消费能力稳定在每年每人10克黄金左右。第二阶段,上升期,1995年-2000年,人均消费等值的黄金数量,从10克快速上升到40克左右。第三阶段,第二个稳定期,2000年-2012年,人均消费等值的黄金数量,稳定在40克左右。数据显示,哪怕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四万亿城投这么大的事件,对这个指标的影响都很少。第四阶段,混乱期,2013年以来,人均消费能力有大幅度提高,但如果用黄金来衡量,可以称为混乱期。这一时期,人均消费等值的黄金,一度攀升至100克(2018年),比2012年的40克,高出一倍半。但到2020年,又跌至70克的水平。刚刚结束的2023年,比2020年稍好一些,大约为每人当年消费,等值76克。


每人76克黄金的消费能力,从数据看,大约与2014年相当。即我们实际的消费水平,已经跌回2014年的水平(安安小小姐姐《消费降级:人均消费跌回2014年水平》)。

简评:消费的低迷,是现在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严峻的问题。现在许多人都在谈论消费降级的问题,但究竟降了有多少,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数量的概念,哪怕是在不是很精确的意义上。这里给出的是用黄金来衡量,我不知道这样的计算方式是否合适,但至少是个说法吧。消费低迷的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,有就业和收入的原因,有对未来预期的原因,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,就是我多次强调的,我们刚刚经历了一个大规模集中消费的过程,你的房子可能是五年前买的,你的车子可能是三年前买的,手机可能是不久前换的。以旧换新,也应该是一个自然的过程。

宋向前:没有消费,科技将成无源之水

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两个元素,一个是科技进步,一个是消费支撑。消费给科技创造了应用场景。比如AI四小龙,它们现在都在to G(指政府是最大客户),但另一个支撑它们生存下去的是消费市场。消费企业是科技公司的客户,是甲方。没有消费场景,科技公司怎么生存下去?很多科技公司由于和消费企业脱钩,造成两个问题:一个是营收下滑,股价暴跌;另一个就是不赚钱。

华为手机为什么好?因为它有庞大的消费人群,它本质是个消费电子产业。它能不断实现技术迭代和科技进步,前提是有着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的支撑。你看美国的谷歌也好,苹果也罢,或者是特斯拉,它们本质都是消费企业。一切科技都是为了最终应用,我们要以人(消费者)为中心。

消费创造了就业,解决了民生问题。科技代表效率的进步,但它解决不了海量就业。如果我们全员都去搞科技,都去搞AI,都去搞算力、大模型、芯片,它能解决多少人就业?还是要发展消费服务业,吸纳海量就业,创造海量税收。没有了消费,科技就没有了源头活水,活水就是消费创造的。歧视消费,就是反向遏制科技,因为科技会变得没有市场,没有应用(《加华资本宋向前:歧视消费,科技必尝苦果》)。

简评:摆脱经济困境的根本途径之一,是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。但这当中有一个问题,就是如何使其能实现正向的循环。在《两个脱节:历史给人们的一段教训》一文中,我曾将苏联经济上的教训概括为两个脱节,科技与经济脱节,经济与民生脱节。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,但苏联生产出第一卷手纸是1969年末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重新看看那篇文章。


中国经济看似表象疲软,实则科技飞腾

台湾战略学者林中斌认为中国经济看似表象疲软,实则科技飞腾。林中斌在文中指出,中国经济看起来疲软,但令人意外的是 5 月 25 日《经济学人》以“令人一惊”(Quite a Shock)为标题进行报道:“中国去年外来投资跌至 30 年谷底,但已开始反攻。目前中国出口已逼近最高纪录,对外投资达八年来最高峰。” 随后,林中斌接连列举:5 月 22 日《纽约时报》报道:中国掌控全球八成清洁能源的供应链,而美国掌控几乎为零。6 月 22 日《经济学人》报道:中国太阳能产量自从 2021 年以来已增加三倍,目前是全球其他国家总量的 5 倍。6 月 8 日《经济学人》报道:今年四月,中国成为全球政府核准量产飞行车(电动垂直起降机eVTOL)的第一个国家。其全球模式种类,中国占五成,美国占一成八,德国占百分之八。6 月 25 日,嫦娥六号宇宙飞船成功登陆月球背面并采样岩土返回地球,此乃人类创举。“在中国经济呈现衰退的现况之下,却科技飞腾,其根源究竟何在?”林中斌说道,“中国制造2025”于 2015 年 5 月宣告,作为国家科技跃升的目标,中国原本设定于 2025 年达成的目标,在2024 年便已实现。英国的《经济学人》在今年 6 月 15 日的封面文章〈中国科学的崛起:西方该欢迎或忧心〉中,宣告中国已成为科技的超级强国。

简评:在举国体制下,在某一方面实现快速突破,是完全有可能的。但更重要的是在科技、经济、民生之间实现正向的循环。

赞(30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08-27 09:01 發表評論
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

電腦版 手機版 客戶端 DMCA
用時 0.02(s) x3, 01-12 20:04